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    行唐美食---炸麻糖

    2018-03-03 09:13:47    浏览:2    点赞:0

    五指麻糖和烧饼、麻糖、驴蹄子

    炸麻糖:
     
    行唐人说的“麻糖”大抵分为两种,一种是长条状,就是油条;另一种是片状,外地有叫做油饼的。可无论哪一种,都跟我们顾名思义想到的“芝麻糖”毫无干系。而著名的湖北孝感麻糖,其原料之一就是芝麻;唐山特产“蜂蜜麻糖”,据说是从蜜汁排叉(麻叶)演变而来,倒也能和“麻”字扯上些关系。相形之下,行唐的麻糖便显得名不符实。
    据笔者了解,麻糖不仅仅是行唐或石家庄地区一时一地的叫法,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称呼,不过所指不尽相同,除了油条油饼,还有炸芝麻球一类的小吃,以油炸面食居多。但即使在石家庄地区附近,此类食品的叫法就五花八门,有油条、麻糖、馃子等,比如天津的煎饼馃子,这使得麻糖这个称谓更加难以解释。
    后来,无意中读到一个相关传说,或可作一家之言:
    明万历年间,神宗皇帝向天下广派矿监税使与民争利,酿成明末臭名昭著的矿税之害。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即是掌管大运河临清到天津段的税使马堂。山东临清是运河漕运咽喉之处,其中油水不言而喻。贪婪成性的马堂本是刮地皮的老手,在万历二十七年兼任此地税使后,聚集一伙儿地痞流氓横征暴敛,甚至光天化日之下当道抢劫。据《明史》载,“马堂者,天津税监也,兼辖临清。始至,诸亡命从者数百人,白昼手锒铛夺人产,抗者辄以违禁罪之。僮告主者,畀以十之三,中人之家破者大半,远近为罢市”马堂如此胡作非为,老百姓自然恨之入骨,便把路边卖的油炸小吃统统称为“炸马堂”。至今临清人仍把炸油条、油饼等食品叫作炸马堂。
    临清地处河北山东交界处,当年也是南北商旅云集之地,所以炸马堂的名声,很可能会沿着运河一线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,加之此类小吃在这些地区甚为普遍,传到行唐等地也是合情合理,若能找到石家庄地区与运河相关商贸往来(如卖红枣)的记载,则更为可信。
    马堂的飞扬跋扈,最终引起了临清地区一场民变。“州民万余纵火焚堂署,毙其党三十七人,皆黥臂诸偷也。事闻,诏捕首恶,株连甚众”,在这种情况下,一位叫王朝佐的临清汉子主动站出担罪,从而使更多人免受追究。王朝佐大义凛然地赴死,感动了所有的知情者:“知府李士登恤其母妻,临清民立祠以祀。”
    有趣的是,被炸马堂所代称的炸油条,也有类似的传说。据说,南宋临安的老百姓为了发泄对秦桧害死岳飞一事的愤慨,就把面捏成秦桧的摸样投到油锅里炸,称作“油炸桧”,这就是油条的前身。这些说法无不体现出人民群众朴素的情感和价值取向,人说善恶到头终有报,秦桧马堂之流虽能横行一时甚至竟得善终,但死后终究不得安宁。白铁无辜、白面无辜,千百年后,一个使“人自宋后羞名桧,我到坟前愧姓秦”,子子孙孙跟着丢脸;一个则每天在千家万户的油锅里煎得骨肉和名声一样松脆,这也不枉岳飞和王朝佐血溅白练了。
     
    太史公曰:世有非常之人,然后行非常之事。昔者老聃云,不知常,妄作凶。然天地之间,又岂有常哉?立君牧民,为之轨则,是为常也,又云失道而后德,至刑法出,民免而无耻,则斯为下也。俟人习以为常,浑然不知,圣人大盗遂并起矣。临清民变,以其法度观之,不啻乱臣贼子,而秦桧马堂之流,跋扈一时,竟得善终。然白铁无辜、白面无辜,皆代佞臣受戮,想其地下之灵,亦必饱受摧残,此逞一时之欲,而遗万世之羞也。盖天地终不错堪贤愚,世道人心即是常理也。然义而伏诛,忠而被谤,岂是知常即合身死?朝佐引颈,终能流誉,以其无常,反能成其常,岂不怪哉!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***          ***              ***               ***

    另有其说:

    五指麻糖和烧饼、麻糖、驴蹄子

    行唐人把油饼称为 “麻糖”。为什么叫麻糖不得而知,从字面上推测应和麻和糖有关系。现在有一种类似食品叫麻黄,就是把面拧成象麻绳形状,然后用油炸。是否是象麻黄一样只是多了糖。如真是这样就应该是带糖油条了。但行唐的一条俗语又推翻了以上猜想,因为过去家乡农村把麻糖又称为“五指麻糖”。麻糖是用一块醒好的面用手摁一下,再用刀依次点三下,双手捏着抻长,放入油锅内炸熟,看上去是一个方园饼,里面三条孔,面柱成四支,很象人的手指,称为“四指麻糖”。后来又把手比喻为“五指麻糖”,而五指麻糖就是一巴掌了。孩子调皮捣蛋,或是在外闯了祸,父母就说:“欠吃五指麻糖”,就是欠挨一拨子掴(guai)。拨子就是手,掴,就是打耳光。由此可见行唐称的麻糖应该是油饼了。掴耳光和搧脸是有区别的,搧(shan)较重,掴耳光较轻,如掴的重了容易把耳朵打坏,变成聋子。“搧你的脸”或“被人搧了一巴掌”就是被打了脸。掴耳光是从脑后向前主要是打耳,这里的“打”有点使劲拨拉的意思,而非打脑袋。

    五指麻糖和烧饼、麻糖、驴蹄子

     过去在农村,烧饼、麻糖一般人买不起,只有富人、干部或遇

    红白喜事及过生日才肯买点。如要喝酒,还得有点菜,好肉买不起,只能买头脑杂碎。有一老头没有别的本事,就置点小吃来卖,晚上就能听到“烧饼、麻糖、驴蹄子”的吆喝声。现在已经有了门市部、小卖部和超市,但晚上做梦仍梦常见烧饼、麻糖、驴蹄子的叫喊声和老头的身影。
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